新闻资讯

最新资讯

【解读三】开放实验室告诉你 如何与企业对接合作

来源:北斗开放实验室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1-22 11:01:47


摘 要

针对大部分中小企业所面临的科研条件不足、自主创新能力欠缺和专业人才渠道不畅等共性问题,开放实验室响应国家“以企业为核心”的创新体系“开放共享”的发展战略,建设区域分实验室公共服务平台以及联合高校推动微小课题驱动的“LAB-ETS”人才培养模式和“N+1”人才培养计划,通过企业发布微小课题给高校学生开展研究,一方面可以解决企业产品技术问题,提高企业自主创新水平,另一方面可以构建企业可持续人才渠道,增强企业持续发展能力

《十三五规划纲要》着力强调,要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同时指出,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并建议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建立技术创新中心、区域创新中心,形成强大带动力。

针对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存在的低水平、自主创新能力缺乏等弊端,卫星导航仿真与测试开放实验室(以下简称“开放实验室”)积极推动卫星导航相关仪器、数据、专家、研究资源向社会开放,在各类资源共建和开放共享中,始终坚持服务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总体目标,积极探索产学研融合、多方协同的企业发展路径。

一、 开放实验室为企业提供哪些资源?

25.png

开放实验室面向企业提供专业支持

1、提供产品研发实验环境

开放实验室通过建立以企业研发需求为主体的服务体系,集成卫星导航仿真与测试领域一流的测试环境、数据服务及仿真平台,为企业提供各类产品研发实验环境,协助企业开展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和质量提升等工作,并提供开发指导、技术咨询及联合攻关等服务,帮助企业缩短研发周期、减少成本投入,提高研发水平和产品市场竞争力。

2、共享各类北斗专业资源

开放实验室将通过集成高校、科研院所及行业企业的创新资源和核心优势,为企业提供卫星导航仿真与测试领域仪器资源、数据资源、专家资源以及研究资源的共享,促进市场、研发、创新的系统合作,帮助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3、推动“LAB-ETS”人才模式

开放实验室通过组建专家库,积极服务卫星导航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启动了卫星导航行业专家为主导的“LAB-ETS”人才培养模式和“N+1”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工程师(Engineer)、行业专家(Teacher)、学生(Student)三者的直接互动,促进企业人才需求与高校教育的深层对接,工程实践与学术研究的紧密结合。

4、提供可持续专业人才渠道

开放实验室通过与企业、高校合作推行“LAB-ETS”人才培养模式和“N+1”人才培养计划,积极引导和帮助高校开展卫星导航专业建设,并加强社会技能型人才培训,力图为企业发展建立持续的人才机制。此外,“LAB-ETS”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开放实验室、高校、企业三方联动,大力推进技术型人才培育及以研究型“微小课题”为牵引的研发、创新型人才培养,引导学生走进企业直接参与面向市场的工程实践和研究开发,从而满足企业发展多层次的人才需求。

5、搭建科技成果优先转化平台

开放实验室将组织平台专家、高校、企业,以定期见面会的形式,对接专家成果需求,促进企业直接参与开放实验室成果转化,优先获得开放实验室各类技术成果的转化机会,并积极为企业提供的转化环境、相关政策、配套资金等支持。从而,加强创新成果与产业对接,创新项目与生产力对接,帮助企业把握高新技术产品的创新速度,促进开放实验室科技成果快速产品化、产业化。

二、 企业如何加入开放实验室

26.png

企业通过两种途径加入开放实验室

现阶段,开放实验室已全面启动成员单位组建工作,并与各成员单位积极开展区域分实验室和数据中心的共建工作,为北斗卫星导航领域相关单位提供各类资源的开放共享服务。目前,已建成北京实验室、长沙实验室、西安实验室三个分实验室,并规划建设综合实验室、泉州实验室、南宁实验室、青岛实验室、上海实验室、专用数据中心和公共数据中心。开放实验室诚邀业内各企业加入共建体系,全面开展资源共享,整合行业力量、协同创新,助推北斗产业发展。

1、企业申请成为开放实验室成员单位,参与各类资源的共建共享

企业可申请加入开放实验室共建体系,成为成员单位,通过行业专家推荐、相关资源开放等方式共建卫星导航仿真与测试公共服务体系,同时,在技术研发、人才需求、自主创新、品牌建设、成果转化中与开放实验室内部行业优势单位对接,优先使用开放实验室各类资源和服务。

2、企业公开发布微小课题,参与“LAB-ETS”人才联合培养

作为成员单位,企业可通过开放实验室平台发布“微小课题”,联合相关高校,通过派遣工程师、提供实习场地建设、辅助大学生创业等方式创新人才培养,为卫星导航产业发展和企业构建可持续的人才渠道。同时,可享受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优质生源,可优先选择合适的人才就业。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0


联系方式:0731-89928802(夏老师)| 技术咨询:0731-89928801转8055(张老师)| 传真:0731-89928802
邮 箱:office@gnssopenlab.org | 地 址: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区尖山路39号中电软件园16栋    湘ICP备1101039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