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摘 要
针对北斗资源不开放和专业人才匮乏的突出问题,开放实验室推动与高校的资源对接与合作,联合共建卫星导航专业和北斗课程培训体系,落实微小课题驱动下的“LAB-ETS”人才培养模式和“N+1”人才培养计划,助推创新创业平台向高校的延伸融合、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和促进高校学生创新、就业和创业,推动高校和企业的共赢格局。
近年来,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结构性矛盾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等问题,国家相继出台了“加强高校重点和特色学科专业建设”、“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等指导政策。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更明确提出:要鼓励部分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变。
目前,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及其应用系统正面临巨大的人才缺口。高校教育缺乏与卫星导航产业对接的课程体系,缺少稳定、专业的师资队伍,对口人才培养和成熟周期长,都成为了制约北斗卫星导航健康持续发展的直接瓶颈。
针对产业发展现状和专业人才瓶颈问题,卫星导航仿真与测试开放实验室(以下简称“开放实验室”)创新提出面向高校开展“LAB-ETS”人才培养模式、“N+1”人才培养计划以及联合高校共建导航专业的系列举措,通过高校与开放实验室的合作,共同建设北斗课程体系、北斗培训体系以及北斗科普体系,积极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微小课题驱动的创新研究,并通过建设区域分实验室公共服平台支持和服务于高校人才培养、课题研究和创新创业。
一、开放实验室为高校和学生提供哪些资源?
开放实验室为高校和学生提供专业资源
1、系统的教育和研究资源
开放实验室通过聚合各共建单位多年的研发、检测、服务经验,联合导航领域专家共同构建北斗教育体系,为大专生提供技能教育、本科生提供基础教育以及研究生提供创新教育。同时,开放实验室积极利用专家资源、数据资源、微小课题资源以及相关研究支撑,辅助高校开展创新创业,促进产业需求与高校教学的紧密结合,通过开放实验室推动创新创业平台向高校延伸和融合。
开放实验室推动创新创业平台向高校延伸和融合
2、推动“LAB-ETS”人才培养模式
开放实验室通过组建专家库,积极服务卫星导航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启动了卫星导航行业专家为主导的“LAB-ETS”人才培养模式和“N+1”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工程师(Engineer)、行业专家(Teacher)、学生(Student)三者的直接互动,促进企业人才需求与高校教育的深层对接,工程实践与学术研究的紧密结合。
3、提供课题研究技术和条件支撑
开放实验室在全国各地建设区域北斗分实验室,开展资源开放共享,积极为高校提供参与卫星导航技术研发、课题研究的机会,并提供联合攻关、专业的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以及为学生提供北斗技术研究机会和实际课题历练的机会。
4、提供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环境
开放实验室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正全力建立卫星导航创新创业实训体系,发展成为服务大学生卫星导航创新创业实训基地,通过微小课题、提供实习实训机会、提供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等方式,直接对接企业人才需求。
二、高校和学生如何加入开放实验室?
高校和学生两种方式加入开放实验室
1、单位申请成为开放实验室成员,参与公共服务平台的共建共享
高校可通过成为开放实验室成员单位,共建卫星导航专业和课程培训体系、推荐行业专家、开放共享资源和开展联合研究等方式,参与卫星导航仿真与测试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同时,可通过实验室开放平台,共享开放实验室仪器、数据、专家和研究等资源,与各成员单位实现教育资源、专业资源的对接和整合。
2、学生申请开放实验室微小课题,参加“LAB-ETS”人才培养计划
在校高年级学生可以申请开放实验室微小课题,参加“LAB-ETS”人才培养模式和“N+1”人才培养计划,获得微小课题资助基金、行业专家辅助指导和分实验室科研环境支撑,参与创新创业专业辅导以及“一站式”就业创业计划。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方式:0731-89928802(夏老师)| 技术咨询:0731-89928801转8055(张老师)| 传真:0731-89928802
邮 箱:office@gnssopenlab.org | 地 址: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区尖山路39号中电软件园16栋 湘ICP备1101039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