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最新资讯

【解读四】研究资源开放共享篇

来源:北斗开放实验室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1-25 16:11:56

摘  要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国家战略基础设施,其对人才数量与质量的需求巨大,课题作为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开放实验室将以发布微小课题和开放代码的方式,推动人才培养及研究资源的共建共享。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对北斗导航系统的社会化、产业化应用开发,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北斗及其兼容产品在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对国内卫星导航应用市场的贡献率达到60%,重要应用领域达到80%以上,在全球市场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的发展目标。

目前,由于长期依托国家专项支持模式开展创新研究,只有较少数科研单位能够进入北斗系统建设和核心应用研究,没有形成科研机构广泛参与、科技人员自由开展技术研究的创新体系和科研环境,研究资源高度集中;由于相关部门之间内部封闭,外部缺少互通,在北斗导航研发过程中研究成果自研自用,造成行业内部重复投入严重,既浪费了大量人力、财力,研究成果也缺乏创新性;由于缺乏面向研究的公共研究平台及相关代码共享平台,导致研究与应用脱节、技术成果转化效率低、缺少长效机制等问题日趋明显。

作为国内首个卫星导航仿真与测试开放共享平台,开放实验室拟在北京卫星导航中心的领导下,通过发布成员单位和合作企业现有的课题,为高校研究人员提供项目及经费,实现企业与高校的对接;通过开放实验室7家发起单位的代码共享,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合作取得技术突破,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开放实验室研究工具的共享,为企业、高校、研究院所提供工具和平台;通过释放专项研究成果资源,推动资源联合共建共享,以提升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研究篇内图.jpg

四个途径推动研究资源共享

未来开放实验室将促进卫星导航各类研究资源在政府管理决策、百姓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成果转化,更好地为公共安全、交通运输、防灾减灾、农林水利、资源环境、教育卫生、电子商务等领域提供服务。开放实验室将联合成员单位、合作企业发布各行业微小课题实现与高校人才的联合培养,同时通过代码与研究工具的开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并通过公布最新科技成果,实现新一轮的资源共建共享。力争把开放实验室构建成高校研究人员及相关企业、研究院所的成果孵化平台。


相关政策

国务院:【(2015)32号】《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建立科技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和专利信息资源向全社会开放的长效机制,完善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平台(基地)向社会开放机制,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2015):国家鼓励企业与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及其他组织采取联合建立研究开发平台、技术转移机构或者技术创新联盟等产学研合作方式,共同开展研究开发、成果应用与推广、标准研究与制定等活动。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0


联系方式:0731-89928802(夏老师)| 技术咨询:0731-89928801转8055(张老师)| 传真:0731-89928802
邮 箱:office@gnssopenlab.org | 地 址: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区尖山路39号中电软件园16栋    湘ICP备11010394号-3